随着夏至的到来,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白天变得越来越长,夜晚则相应地缩短,夏天具体什么时候天黑呢?这背后又有哪些科学原理呢?本文将为您揭秘夏至后的日夜变化。
夏至:白昼最长,黑夜最短
夏至,又称“夏至日”,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通常在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,在这一天,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到达了北回归线,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,黑夜达到最短。
根据我国天文台站的数据,夏至当天,北纬30°左右的地区,白天大约有15小时左右,黑夜大约有9小时左右,随着纬度的增加,白天时间会逐渐减少,黑夜时间会逐渐增加。
夏至后,夜晚逐渐变长
夏至过后,白天虽然仍在延长,但速度逐渐放缓,黑夜开始逐渐变长,这是因为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的倾斜角度导致的。
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的倾斜角度约为23.5°,这使得地球在公转过程中,太阳光线在不同纬度地区的照射角度发生变化,夏至后,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,北半球地区的日照时间逐渐减少,黑夜时间逐渐增加。
具体到每个月,夏至后夜晚变长的速度如下:
- 七月:夜晚大约增加10分钟左右;
- 八月:夜晚大约增加5分钟左右;
- 九月:夜晚大约增加2分钟左右。
夏至后,各地天黑时间
夏至后,各地天黑时间也有所不同,以下以部分城市为例:
- 北京:夏至当天,天黑时间为19:30左右;
- 上海:夏至当天,天黑时间为18:20左右;
- 广州:夏至当天,天黑时间为18:40左右;
- 拉萨:夏至当天,天黑时间为19:20左右。
需要注意的是,以上时间仅供参考,实际天黑时间会受到大气、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。
夏天什么时候天黑?夏至过后,随着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,黑夜逐渐变长,了解夏至后的日夜变化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安排日常生活和工作,这也体现了我国丰富的天文文化底蕴。
在享受夏日阳光的同时,我们也要关注夜晚的变化,合理安排作息时间,保持身心健康,希望本文能为您带来帮助。